
吃了一盘隔夜大肠 68岁大伯人没了

鱼羊鲜
健康热词:
68岁的洪伯身体一直不好,被慢性乙肝折磨了30年,不仅有高血压,还有冠心病,2021年查出肝癌并经过手术治疗,如今正在接受靶向治疗。
11月12日,周六,杭州白天气温高达30℃,精神很好的洪伯特地做了自己的拿手好菜——辣椒爆炒猪大肠,结果女儿女婿生意忙,晚饭没回来吃。当天傍晚气温骤降,洪伯想着天气凉下来剩菜没那么容易坏,就没把剩饭、剩菜放进冰箱。
11月13日中午,他用微波炉稍微加热了下,就将炒大肠和米饭一扫而光。午觉醒来他就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,紧接着开始恶心、呕吐。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,洪伯自己找了点“蒙脱石散”吃后,腹泻的情况稍稍缓解,他就没当回事。没想到当晚又发烧起来,体温最高达40℃。这个时候,洪伯依旧没想到要去医院,自己在家找了“感冒灵”和“布洛芬”来吃。
周一清早女儿发现时,洪伯已经躺在床上意识模糊、呼之不应,赶紧叫来120急救车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。
“当时这名病人来医院时,意识淡漠,情况很危急。”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带领专家团队接诊了洪伯,经过一系列检查,洪伯被诊断为肠道感染引发脓毒症、感染性休克、体内酸碱失衡、内环境紊乱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的病症,被紧急送入EICU进行抢救。
由于洪伯送医时间过晚,加之他本身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,在陆远强主任带领下,急诊和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与“死神”拉扯了一周后,洪伯的病情没能好转,最终全身多器官衰竭、撒手人寰。洪伯的女儿、女婿伤心欲绝:“没想到隔夜饭菜竟然把爸爸‘送’走了!”
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,陆远强主任痛心疾首。脓毒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?为什么会如此凶险?
陆主任解释,脓毒症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,正是因为“敌人”太强了,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打“崩溃了”,进而会诱发休克、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,尤其是在不能早期识别及治疗的时候。如果能在感染1小时内得到正确诊治,患者存活率将达到80%以上;如果在感染6小时之后才被诊治,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到30%。
陆主任说,洪伯的血液中检测出大量的“大肠杆菌”,引发洪伯的肠道感染,因没有及时治疗,再加上洪伯的基础疾病多,自身免疫力低下,感染迅速加重攻破了洪伯身体的免疫系统后,大肆攻击他全身各个脏器,引发强烈的炎症风暴,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。
而且脓毒症并不一定只从“口”入,如果身体的免疫力低下的话,手上破个口、被蚊虫叮咬、智齿发了炎等,这些日常可见的小毛病都有可能引发脓毒症。当身体出现寒战、发热、心慌、气促、酸中毒、精神状态改变等,必须引起重视。
虽说大部分的隔夜菜如果储存得当,24小时之内食用,不会给健康带来过于大的威胁。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、小孩和孕妇,隔夜菜能不吃还是最好不吃。另外,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冰箱。